河北吸纳京津投资的新动向分析与对策建议
来源: 龙信数据研究院时间: 2016.05.16

摘要: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任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导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转移对接、互动合作、优化布局,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采用全国全量企业大数据,从京津冀三地项目投资的情况,重点对河北与京津企业相互投资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一、京津冀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一)河北在营企业资本占三地比重超三成

从企业整体来看,截至2015年12月,京津冀地区在营企业222.26万家(不含分支机构),京津冀三地企业资本合计28.87万亿元。其中,河北拥有企业79.44万家,占比为35.74%;资本合计5.35万亿元,占比为18.54%。

image.png

图1  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三地企业主体分布情况

(二)三地企业资本行业分布各有侧重,河北制造业注册资本占据首位

从行业分布看,截至2015年12月,北京注册资本总额位居首位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北京企业注册资本的33.1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占北京企业数量的28.33%;天津注册资本总额最多是金融业,占比25.97%,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8.58%;河北制造业企业注册资本最高,占比25.77%,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比30.95%。

image.png

图2  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三地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的行业分布

(三)三地重点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京津冀三地企业对产业投资重点集中,产业吸纳投资流向明显。2015年京津冀企业相互投资额累计达11724.6亿元。根据对京津冀三地2015年相互投资的规模(包含本地对本地投资)、结构与空间分析,三地企业的投资流向与三地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导向整体保持一致,产业投资流向变化基本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三地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

北京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产业领域吸纳投资能力较强,占比超四分之三。2015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投资额2192.05亿元,占对北京重点产业投资额38.9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吸纳投资2037.21亿元,占对北京重点产业投资额36.15%。

天津在金融业吸纳投资能力凸显,航空航天和金融业领先于北京和河北。2015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投资额881.20亿元,占对天津重点产业投资额51.24%;金融业吸纳投资额457.14亿元,占对天津重点产业投资额26.58%,占三地对该产业投资总额的42.37%;航空航天吸纳投资额2.8亿元,占三地对该产业投资总额的39.89%。

河北在钢铁、化工和汽车产业吸纳投资均居于三地首位。2015年,钢铁产业吸纳投资366.28亿元,占三地对该产业投资总额的97.78%,其中对钢铁产业投资94.15%流向了炼钢领域;化工产业吸纳投资29.05亿元,占三地对该产业投资总额的48.69%;汽车产业吸纳投资额307.41亿元,占三地对该产业投资总额的92.11%,其中对汽车整车制造投资占到97.78%。

image.png

图3  2015年三地重点产业接受投资额基本情况(单位:亿元)

二、三地互投活跃,河北吸纳投资能力显著提升

(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加速

三地相互投资增长迅猛,2015年河北吸纳北京投资资金能力超越天津。扣除本地企业自身相互投资,仅从三地单向互投情况来看,2015年京津冀三地相互投资额为1948.75亿元,是2014年(609.52亿元)的3.2倍,增幅达220%。其中,2015年河北吸纳京津两地投资总额达898.23亿元,投资次数为2255次。从河北11市吸纳京津两地的投资情况来看,唐山吸纳投资额稳居高位,达438.8亿元;石家庄、廊坊、保定三市接受投资次数位居前列,分别达456次、404次和281次。

表1  2014-2015年北京对津冀两地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表2  2014-2015年津冀两地对北京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表3  2014-2015年津冀两地互投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image.png

图4  2015年河北11市吸纳京津两地投资分布情况(单位:次/亿元)

(二)河北吸纳投资增速显著

河北作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吸纳京津投资能力呈现跳跃式增长。2015年河北吸纳北京投资863.34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幅436.07%。从北京对河北投资的具体流向来看,唐山凭借其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交通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2015年唐山吸纳投资额居首位,为480.99亿元,占北京对河北投资总额的55.71%,吸纳资本主要流向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占对唐山投资额的70.27%;其次是石家庄吸纳投资额为91.95亿元,占比10.65%,吸纳资本流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制造环节(28.00%)、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指向的研发环节(16.52%)和以金融业为主的资本环节(16.30%);廊坊吸纳投资84.50亿元,占比9.79%,吸纳资本主要流向制造业(29.14%)、房地产业(19.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48%);保定吸纳投资49.84亿元,占比5.77%,吸纳资本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7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1.87%)。

image.png

图5  2015年北京对河北各市投资额情况(单位:亿元)

从天津对河北投资的情况来看,2015年河北吸纳投资34.89亿元,较2014年同比上升76.66%。从天津对河北投资的具体流向来看,衡水吸纳投资最多,为8.53亿元,占天津对河北投资总额的24.46%,吸纳资本主要流向房地产业,占对衡水投资额的97.07%;保定吸纳投资6.72亿元,占比19.26%,吸纳资本流入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的制造业(40.18%);石家庄吸纳投资4.89亿元,占比14.01%,吸纳资本流向房地产业(24.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18%);廊坊吸纳投资4.23亿元,占比12.13%,吸纳资本流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占比高达72.01%。

image.png

图6  2015年天津对河北各市投资额情况(单位:亿元)

三、河北积极承接产业功能转移,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2015年,河北制造业吸纳北京和天津投资442.20亿元,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49.23%;其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纳投资77.80亿元,占比8.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9.69亿元、7.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3.25亿元、5.93%),房地产业(47.75亿元、5.32%)紧随其后。

表4  2015年京津对河北各行业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一)北京对河北的投资偏重于制造业

北京对河北的投资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指向,投资集中布局在制造环节(以制造业为指向),2015年北京投入河北制造环节的投资额占北京对津冀该环节投资总额的62.27%。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吸纳投资338.30亿元,占北京对河北投资额的77.79%。

image.png

图7  2014-2015年北京向津冀两地主要产业链环节投资比重对比情况

(二)天津对河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

从投资行业偏好来看,2015年天津对河北的投资集中在现代服务业投资额达15.96亿元,占天津对河北全年投资总额的45.74%;其次是对制造业的投资额比2014年提高了9.39%。

表5  2014-2015年天津对河北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四、京津投资趋向于河北各城市功能定位

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综合考虑各市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定位,本研究从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和冀西北生态涵养区进行具体分析。

2015年京津对冀的投资主要流向了沿海率先发展区,该区吸纳京津投资最多,为539.59亿元,占对2015年河北总投资额的60.07%;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吸纳京津投资次数最高,为698次,占对2015年河北总投资次数的30.95%。

表6  2015年京津对冀四大主体功能区投资情况

image.png

(一)环京津核心功能区——保、廊成重要承接地

环京津核心功能区积极提升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加速培育创新能力。得益于白洋淀科技城等项目建设,2015年保定吸纳京津投资56.56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129.66%。其中,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方面(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为指向)吸纳投资11.92亿元,占京津对保定投资额的21.07%;创新能力方面(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指向)吸纳投资10.93亿元,占比19.32%。

2015年廊坊吸纳京津投资88.7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速292%。其中,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方面吸纳投资32.59亿元,占京津对廊坊投资额的36.73%,较上年同比增幅403.66%;创新能力方面吸纳投资6.3亿元,占比7.11%,较上年同比增幅258.79%。

表7  2014-2015年京津对保定和廊坊投资重点领域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二)沿海率先发展区——唐、沧、秦成投资热点地区

沿海率先发展区资本吸纳明显提速,制造业成为投资热点。2015年唐山、沧州和秦皇岛共吸纳京津投资539.59亿元,占2015年京津对河北投资总额的60.07%,是2014年的7.25倍。其中,2015年唐山、沧州、秦皇岛制造业共吸纳投资365.05亿元,是2014年的7.65倍。

表8  2014-2015年京津对唐山、沧州和秦皇岛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唐山吸纳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超七成。2015年唐山吸纳京津投资483.80亿元,是2014年的12.75倍(由于2015年少数大型企业进行资产管理调整,致唐山吸纳投资额较大,剔除此因素外,唐山在吸纳京津两地投资额仍居于首位)。其中,2015年唐山制造业吸纳投资343.7亿元,占2015年京津对唐山投资额的71.05%,是2014年的13.21倍;唐山积极拓展国内、国际综合物流通道,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纳京津投资71.3亿元,占比14.75%。

表9  2014-2015年京津对唐山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沧州发挥沿海开放优势,制造业投资向先进制造环节倾斜。2015年该市吸纳京津投资数量较上年提高近4倍,吸纳投资金额超6倍以上。2015年先进制造业吸纳投资金额占该市制造业吸纳京津投资总额提升至40.65%。

表10  2014-2015年京津对沧州投资制造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秦皇岛产业转型需求正逐步释放,吸纳投资结构逐渐转向同生态保护相协调领域。2015年,该市制造业吸纳京津投资总额较上年同比下降40.41%,并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占京津对秦皇岛制造业投资额的82.1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大幅度提升,2015年吸纳投资5.00亿元,吸纳投资24次。

表11  2014-2015年京津对秦皇岛投资制造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三)冀中南功能拓展区——石、邯、邢、衡加快转型升级

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在积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2015年石家庄吸纳京津投资96.84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585.61%。其中,河北现代服务业在2015年吸纳京津投资49.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速570.73%,占对河北全行业投资的50.63%。

表12  2014-2015年京津对石家庄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邯郸加速产业升级转型,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吸纳京津投资热点。邯郸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发展定位的导向下,启动了鑫宝高分子新材料、武安保税物流中心等33个重点项目。2015年邯郸市吸纳京津投资23.81亿元,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吸纳投资11.58亿元和3.41亿元,占对各行业投资的48.64%和14.34%。

表13  2014-2015年京津对邯郸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邢台和衡水2015年吸纳投资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邢台吸纳投资主要来自北京,投资金额为15.0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02.66%;衡水积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2015年衡水吸纳京津投资额为17.59亿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8.3亿元,47.12%)。

表14  2014-2015年京津对邯郸投资重点行业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张家口注重生态保护,承德大数据产业步入快车道

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吸纳投资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以举办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张家口注重建设基础设施,积极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张家口吸纳京津投资33.78亿元,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吸纳投资21.10亿元,占对张家口投资额的62.46%;制造业吸纳投资1.06亿元,仅为2014年制造业吸纳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表15  2014-2015年京津对张家口投资重点领域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承德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建设,大数据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5年,该市农、林、牧、渔业吸纳投资1.5亿元,占河北该产业吸纳投资额的16.7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吸纳投资5.2亿元,占河北该产业吸纳投资额的71.21%。此外,在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的带动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京津两地企业在承德投资的热点领域,2015年两大行业共吸纳京津两地投资3.56亿元,占河北全年吸纳京津投资额的13.54%。

表16  2015年京津对承德投资重点领域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age.png

五、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以市场为基础,政府顺势而为,引导京津产业向河北有序转移

从经济规律上看,产业集群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措施加速这一过程。从目前企业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四个功能区吸引投资的情况与政府的规划大体一致。建议京津冀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河北省各城市、各区县在哪些细分领域已经形成了京津企业投资的集聚,并以此为基础规划京津冀共建园区,引导京津产业有序向河北省转移,在为京津企业拓展新发展空间的同时,带动河北省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二)联合培育京津冀新兴产业集群,助力河北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京津对河北省的投资已经覆盖了包括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大多数产业领域,京津冀三地正在进入全面产业协同的阶段。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变革,新技术和新业态层出不穷。建议京津冀三地抓住机遇,加快布局和协同,形成类似“硅谷-新竹”的集成电路产业、“硅谷-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等跨区域产业链,携手培育互联网+、智能硬件、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带动河北省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三)共同搭建京津冀大数据平台,为三地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跨区域、跨领域特点明显,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提供定量化决策支撑,而大数据恰恰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本文是应用大数据对京津冀协发展进行描述的一次尝试。建议三地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搭建京津冀大数据平台,为三地产业现状诊断、规划制定、资源对接和引入、集聚区发展、市场监管、财政税收运行和监测、政策评估等提供全方位支撑,助力三地的产业协同。

版权所有 2008-2023 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2612号-7